第一条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加强学科竞赛、科技竞赛、文体竞赛及学生科技成果的管理,特制定本办法。
第二条学生竞赛与成果范围
(一)学科竞赛
由教育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省教育厅及全国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及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。
(二)科技竞赛
由国家部委、省教育厅、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高等教育学会及行业协会组织的综合性科技竞赛。
(三)文体竞赛
由国家部委、省教育厅、各级文体局及学生文艺体育协会、联盟、组委会组织的文体竞赛。
(四)科技成果
学生公开发表(出版)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、著作,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。
第三条 奖励标准
(一)学生竞赛指导教师的奖励标准详见表1、2所示。
级 别 |
一 等 |
二 等 |
三 等 |
范 围 |
学科 |
科技 |
学科 |
科技 |
学科 |
科技 |
国家级 |
2 |
1 |
1.5 |
0.75 |
1 |
0.5 |
省部级 |
0.4 |
0.2 |
0.2 |
0.1 |
0.1 |
0.05 |
厅局级 |
|
0.05 |
|
0.03 |
|
|
校 级 |
0.02 |
0.015 |
0.015 |
0.01 |
|
|
表1 学科、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单位:万元
获 奖 名 次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七 |
八 |
破纪录 |
范 围 |
文 艺 |
体 育 |
文 艺 |
体 育 |
文 艺 |
体 育 |
体育 |
体育 |
体育 |
体 育 |
体 育 |
体育 |
国家级 |
1 |
1 |
0.7 |
0.7 |
0.5 |
0.6 |
0.5 |
0.4 |
0.3 |
0.2 |
0.1 |
0.3 |
省部级 |
0.2 |
0.3 |
0.1 |
0.2 |
0.05 |
0.1 |
0.06 |
0.05 |
0.04 |
0.03 |
0.02 |
0.2 |
厅局级 |
0.05 |
0.05 |
0.03 |
0.03 |
0.02 |
0.02 |
|
|
|
|
|
0.05 |
表2 文艺、体育竞赛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单位:万元
(二)学生竞赛获奖的奖励标准详见表3、4所示。
表3 学科、科技竞赛学生奖励标准 单位:万元
级 别 |
一 等 |
二 等 |
三 等 |
范 围 |
学科 |
科技 |
学科 |
科技 |
学科 |
科技 |
国家级 |
团体 |
2 |
1 |
1.5 |
0.75 |
1.2 |
0.6 |
个人 |
1.5 |
0.75 |
1 |
0.5 |
0.6 |
0.3 |
省部级 |
团体 |
0.5 |
0.25 |
0.3 |
0.15 |
0.1 |
0.05 |
个人 |
0.2 |
0.1 |
0.1 |
0.05 |
0.06 |
0.03 |
厅局级 |
团体 |
|
0.05 |
|
0.03 |
|
|
个人 |
|
0.02 |
|
0.01 |
|
|
校 级 |
团体 |
0.05 |
0.03 |
0.03 |
0.015 |
|
|
个人 |
0.03 |
0.015 |
0.02 |
0.01 |
|
|
获奖名次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七 |
八 |
破纪录 |
范 围 |
文艺 |
体育 |
文艺 |
体育 |
文艺 |
体 育 |
体育 |
体育 |
体育 |
体育 |
体育 |
体育 |
国家级 |
团体 |
1 |
1 |
0.8 |
0.8 |
0.6 |
0.7 |
0.6 |
0.5 |
0.4 |
0.3 |
0.2 |
0.5 |
个人 |
0.8 |
0.8 |
0.6 |
0.7 |
0.4 |
0.6 |
0.5 |
0.4 |
0.3 |
0.2 |
0.1 |
0.3 |
省部级 |
团体 |
0.3 |
0.3 |
0.2 |
0.25 |
0.1 |
0.2 |
0.08 |
0.07 |
0.06 |
0.05 |
0.04 |
0.2 |
个人 |
0.2 |
0.2 |
0.1 |
0.1 |
0.05 |
0.08 |
0.06 |
0.05 |
0.04 |
0.03 |
0.02 |
0.15 |
厅局级 |
团体 |
0.05 |
0.05 |
0.03 |
0.03 |
0.02 |
0.02 |
|
|
|
|
|
0.05 |
个人 |
0.03 |
0.03 |
0.02 |
0.02 |
0.01 |
0.01 |
|
|
|
|
|
0.03 |
表4 文艺、体育竞赛学生奖励标准 单位:万元
(三)学生科技成果的奖励标准详见表5所示。
表5 学生科技成果奖励标准 单位:万元
名 称 |
论 文 |
著 作 |
知识产权 |
级 别 |
核心 期刊 |
学校认定的省级以上出版社 |
学校认定的其他出版社 |
发明 专利 |
实用 新型 |
外观设计 |
软 件 著作权 |
标 准 |
0.08 |
0.2 |
0.1 |
0.2 |
0.03 |
0.02 |
0.02 |
第四条学生竞赛实行分块管理,具体如下:
(一)教务处负责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;
(二)团委负责科技竞赛的组织与管理;
(三)团委、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文艺竞赛的组织与管理,教务处、团委负责奖励;
(四)体育部负责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,教务处、团委负责奖励;
(五)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负责创新创业相关竞赛的组织与管理;
(六)科技处负责学生科技成果的认定,学生处负责奖励。
第五条 学校对外竞赛实行申报制,由竞赛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参赛,否则不予认定和奖励。
第六条 同一项目获得不同奖励时,按获奖最高级别奖励。凡与外单位合作获奖项目,按项目完成单位最高排名进行奖励,即奖金额乘以排名系数(排名顺序为1\2\3\4\5\6\7以后,系数为1\0.8\0.6\0.4\0.3\0.2\0.1)。
第七条 若竞赛设金奖、银奖、铜奖,对获得金奖、银奖、铜奖者,按相应级别的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进行奖励。
第八条 若竞赛设特等奖按相应级别一等进行奖励,其他等级依次顺延对应,三等奖按相应级别三等80%进行奖励。
第九条 校级比赛奖项设置总数原则不得高于参赛作品总数的10%,参赛选手总数的8%,参赛单位总数的30%。
第十条 学生的科技成果是指以学校名义发表并与所学专业相关。
第十一条 竞赛业务费用由组织部门经费中支出。
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,原陕商院〔2016〕221号文件自行终止。
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团委负责解释。